当前位置: 首页 > 代理记账 >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是否明码标价,有无价格欺诈?

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是否明码标价,有无价格欺诈?

文章作者: 三合优税 | 发布时间: 2025-06-13 08:50:39

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,商家是否必须明码标价,以及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,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范来判断。以下是清晰的解答:1. 是否必须明码标价?法律依据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》第十三条规定 ......

内容不是您需要的?直接电话咨询工商财税相关问题,专业会计为您解答

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,商家是否必须明码标价,以及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,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范来判断。以下是清晰的解答:

1. 是否必须明码标价?

法律依据: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》第十三条规定:经营者销售、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,应当明码标价,注明商品的品名、产地、规格、等级、计价单位、价格或服务项目、收费标准等。 

标价形式:

可通过价签、价目表、电子屏幕、线上页面展示等方式公开价格,且需确保真实明确、易于辨识。 

例外情况:

鲜活商品、时令商品(如部分农副产品)或因交易场所限制(如集市流动摊位),允许口头告知价格,但仍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。 

123 (2)

2. 价格欺诈的认定与常见行为

根据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》(国家发改委令第15号),以下行为属于价格欺诈:

虚假标价:

虚构原价(如“原价1000元,现价500元”,但实际从未以1000元销售)。 

误导性促销: “特价”“促销”未明确降价基准或虚构优惠原因; 

虚假折扣(如先提价再打折,折后价高于或等于原价)。 

模糊标示或隐藏条件: 未显著标示附加费用(如服务费、包装费、运费); 

宣传“免费服务”却强制捆绑消费。 

低价诱导高价结算:

标低价吸引顾客,结算时以缺货等理由加价。 

虚构价格比较:

使用无依据的“市场最低价”“全网最低价”等宣传语。 

例外:商家未标价但不构成欺诈(如临时调价后未更新标签),但消费者可主张知情权。

3. 如何避免和维权?

对消费者: 保存商品价签、促销广告、支付凭证等证据; 

遭遇价格争议时,要求商家提供原价销售记录; 

通过 12315 投诉平台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维权。 

对经营者: 确保标价真实准确,及时更新价格信息; 

促销活动明确标示期限、条件和基准价; 

定期自查价格标识,避免虚假宣传。 

结论

明码标价是法律强制要求,商家未明示价格即属违规,消费者有权要求公开或举报。 

价格欺诈需同时满足“虚假价格信息”+“误导消费者”,如查实则需承担赔偿、罚款等责任(依据《价格法》第四十条)。 

维权渠道: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,或通过法院主张“退一赔三”(500元保底赔偿)。 

建议在消费前仔细核对标价信息,留存证据;若发现违规行为,及时依法维权。

代理记账

服务价目表

【三合优税:https://www.3henet.com】提供注册公司、工商代办,营业执照代办理,代理记账,财税服务,我们在各区设有分点!全市各区30分钟上门服务!

关键词
企业顾问全天在线
代理记账
公司注册
热门内容和服务
no cache
Processed in 1.400265 Second.